💜哺乳媽媽該怎麼吃💜

慧馨孕產婦健康諮詢中心 / 獲取更多孕產婦資訊,官方LINE@fzp4808q

 

⏹︎ 水分及蛋白質應加強補充

哺乳媽媽每天會多消耗約500大卡的熱量,一般而言,哺乳期間蛋白質等六大營養素及水分、維生素、礦物質都需均衡攝食,避免辛辣食物與過量咖啡因,以免影響母奶的味道使寶寶的情緒躁動和作息改變;另外,哺乳期間的藥物使用也要留意,需搭配醫師的指示服用,在餵奶間隔內代謝掉對寶寶比較好。

 

隨著寶寶的成長,哺乳媽媽每次約可提供寶寶的乳汁也會隨之增加,如同水分流失般,往往在哺乳後會感到口乾舌燥,媽媽每天應攝取2000c.c.~3000c.c.水分,在哺乳期間也建議多補充不同顏色的蔬果,達到均衡飲食,除非發現寶寶對某種特定食物過敏,才須特別控制飲食。

 

⏹︎ 素食媽媽宜補充綜合維生素與二十二碳六烯酸(docosahexaenoic acid,DHA)

對於素食的哺乳媽媽來說,在食物的攝取上,將會受到一些限制,因此應需額外補充綜合維生素二十二碳六烯酸,以免寶寶因缺乏維生素,造成惡性貧血、神經發育不良等問題。而豆製品也是素食媽媽主要的蛋白質營養來源,應該多吃豆腐、豆干、黃豆製品,並適量搭配堅果類;堅果類除了能提供油脂及部分蛋白質外,也提供一些微量營養素如鎂、磷、鉀等礦物質,亦是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食物來源。

 


 

⏹︎ 什麼是二十二碳六烯酸?

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是一種 Omega-3 脂肪酸,尤其是在胎兒發育和嬰兒期的關鍵階段,對於大腦發育起着重要作用。孕婦體內的 DHA 直接轉移至胎兒體內,促進胎兒大腦和視網膜快速發育。DHA 通過母乳供給新生兒。

由於低脂肪或素食,一些人的 DHA 濃度較低。補充 DHA 有助於確保足夠的量來幫助大腦和視網膜的正常發育。

 

圖中為海藻,我們平常喜歡吃的海帶芽就富含素食者所需的二十二碳六烯酸

⏹︎ 產後哺乳怎麼吃?

餵母乳媽媽不宜刻意減肥,如果每日攝取不到1800大卡的熱量,會影響乳汁的分泌,建議『餓了就吃,渴了就喝』。目前國建署建議媽媽每日攝取的熱量要比懷孕前多攝取每日500大卡的熱量。才有足夠的營養維持媽咪與寶寶的每日所需營養素。其中六大類的每日所需營養分成下面的類別:

母乳哺育不見得適合每位媽媽,因為現階段的社會型態不若以往。母乳哺育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下,母乳哺育建議六個月以上,但是考量到每個人的身心狀態在產後不同,所以這是一份建議。產後媽咪需要的是更多關懷與支持系統。

 

💜類別一:全榖雜糧類💜

每日攝取2.5〜4.5碗。媽媽可以將月子餐中的白米飯換成糙米飯、燕麥粥、雜糧飯等,或是選擇蕃薯、玉米當作額外的點心,就能攝取到穀類的營養。

 

💜類別二:蔬菜類💜

每日攝取3〜5份。產後的媽媽容易出現排便不順、腸胃不適等症狀,新鮮的蔬菜能提供膳食纖維,幫助排便順暢,同時也能獲得其他營養,像是青江菜含有鈣質、菠菜含有鐵質等。

 

💜類別三:水果類💜

每日攝取2〜4份。水果也是解決排便不順的好幫手,同時也能讓餵母乳的媽媽補充水分。像是香蕉、蘋果、芭樂等都是很好的飯後選擇。

 

💜類別四:肉蛋海鮮類💜

每日攝取4〜7.5份。這類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、DHA等,皆是對媽媽及寶寶有益的營養,像是豆腐、黑豆、鮭魚、雞胸肉等,都要多多補充。

 

💜類別五:乳製品💜

每日攝取1.5杯,每杯約240毫升。從懷孕開始,媽媽容易流失鈣質,餵母乳階段仍要持續多補充,多吃像是起司、優格、鮮奶等,有助於寶寶的骨骼發展。

 

💜類別六:油脂與堅果類💜

每日攝取油脂3〜6茶匙、堅果種子1份。身體需要好油,使用像是葵花油、芥花油等來料理,而葵花子、杏仁果等堅果類可當點心食用,注意份量,才不會過量。

 

獲得更多孕期營養的資訊👇👇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